Google工具Google Analytics(GA)可以监控网站十分之多的数据,是每个网站必备的分析工具,无论你在卖什么东西或者服务,都应该了解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从而知道你的用户来自哪里,你的网站有什么在吸引着他们。
Google Analytics里有非常丰富的资料,究竟要怎么看、看些什么、怎么做调整呢?
一、人口统计变数
在“受众群体”里,你可以看到独立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受众特征:你可以看到浏览你网站的用户的年龄区间、性别。
兴趣:可以看到他们可能在Google cookie中留下的资讯,演算相对应的兴趣偏好,甚至是潜在客户与一般使用者的差别。
地理位置:可以看到浏览网站的用户他们所在的位置以及使用的语言。
在所有统计数据中,了解人口统计变数是最基本的,根据用户的年龄层、性别、兴趣以及所在的位置,可以在未来针对不同的用户给予客制化的内容,或是调整自己的商品服务。
二、使用者行为
行为:可以辨识用户是第一次访问你的网站,还是重复浏览的用户、他们浏览你网站的频率、回访的频率以及互动度。
技术:的细节可以让你看到使用者使用的浏览器、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屏幕色彩、使用的网络运营商。
移动:可以看到用户所使用的手机品牌、型号和操作系统,这对于手机行业的人或许会很有帮助,甚至你可以根据用户的手机,辨别他们可能的消费行为、习惯,因为品牌。
若有需要特别针对什么样的类型做追踪,可以自动以变数以及定义使用者。
基准化: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使用者流程为何,如果你的网站拥有不同国家的客群,则可以从此出看出不同国家使用者的行为和习惯差异,或是调整你的网站内容、页面设计等。
三、用户分层图表
如果你希望可以了解忠诚客户的行为,可以回到受众群体点开的用户分层图表,根据你对“忠诚”的标准,比如说交易次数最多,平均会话时长最长,以不同的筛选条件筛选,找出该位用户的习惯和行为。
在“概览”这部分其实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的系统和设备做简单的了解,而在“生命周期价值”里也可以看到使用者大多数是从哪里进到你的网站,是通过自然搜索、社交媒体、直接浏览、邮件、其他网站的外链等等。
在“流量获取-所有流量-来源和媒介”中可以进一步看到使用者进入管道更详细的细节,比方说是移动设备浏览Facebook时的文章、Yahoo搜索的自然搜索等。
在“行为”这个大项目里,你则可以看到用户在访问网站上的大致行为流程,细节还包括网页内容的深入分析,达到网页和离开网页,网站整体的内容。
四、热门字词与页面
“流量获取-所有流量-渠道”里,你同样可以查看网站的流量来源,以及渠道,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人们做了什么样的搜索。
“Search Console-查询”里面则可以看到网站的热门关键词(排名在Google搜索结果前几页的关键词。)
“着陆页”可以看到该时间段内,浏览量最高的内容
“社交”则是看在社交媒体上,点击最热烈,也就是说,可以在GA后台看到你的每个社交媒体平台的表现,免去在不同平台要开不通的资料分析软件。
“行为-网站内容-内容深入分析/着陆页”也可以进一步的分析网站最常被浏览的页面、用户链接的通道、以及他们到达哪个网页又从哪个网页离开。
五、网页速度
“行为-网站速度”,你可以看到人们常看的网页中,哪些网页的载入速度太慢,针对跟页面进行内容的优化,或者找出是什么原因让网页加载的时间过长。
六、站内搜索
“行为-站内搜索-搜索页面”,你可以看看使用者通常会搜索哪些内容,或对什么样的主题有疑问,在未来设计内容的时候可以朝向这些主题,或者是优化用户在整个网站上的操作流程,减少用户使用搜索的频率。
当用户不需要在你的网站上“找”资料时,这就表示,你的网站分类和设计做的还不错,让他们在主要的页面上就可以找到其所需的资讯。
七、转化
“电子商务”可以告诉你网站上什么商品卖的最好、业绩如何、成交次数以及使用者的购买周期,如果是吸引使用者注册成为你的会员、填写联络咨询表,则会出现在“目标”。
“最佳转换路径”它会直接帮你计算路径的转化结果,而在“转换耗时”和“路径长度”则可以看到使用者从造访你的网站到“达成转换”需要的时间,以及他们是透过几个步骤才到达你想要他们完成转化的那个页面。
无论是对提供哪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你来说,肯定非常想要知道用户可能是因为什么内容而完成转化,可以从小家转化路径判断出你的网站是否符合使用者所需,而在转化耗时和路径长度一般来讲说会希望越短越好,消费者越快下单,越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并结账。
八、使用者区域
当你拥有一些资料,可以辨别不同的用户的大致雏形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将“受众群体-添加细分”,如此一来,未来你在读取资料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到某些特定客群的行为表现,而不用再到细项里去找资料了。
Google Analytics并不复杂,所有的功能都只需要点点就可以,你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多了解下它的功能,就可以很轻松的驾驭它,当然光会看数据还是不过,你还得清楚如何解读和运用数据哦。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