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数) 是衡量产品在30天内独立用户活跃规模的核心指标,反映产品的长期用户基础和生态健康度。其定义为:
MAU的核心要点
- 与DAU的关系
- DAU:单日活跃用户,反映短期波动。
- MAU:30天累计去重,体现长期用户池规模。
- 关键比率:
- DAU/MAU(活跃率):衡量用户粘性(社交产品健康值≥30%)。
- 示例:微信DAU/MAU≈85%(超高频使用),知乎≈25%(中低频)。
- 行业基准
行业 典型MAU规模 DAU/MAU 超级APP 10亿+(微信、淘宝) 50%-80% 垂直社交 1000万-1亿(小红书) 30%-50% 工具类 100万-500万(WPS) 10%-20%
MAU的深度解析
1. 为什么MAU比注册量更有价值?
- 去伪存真:剔除僵尸账号(如电商平台1亿注册用户中仅2000万MAU)。
- 商业估值:VC常用MAU计算估值(如社交产品MAU×$50-100)。
- 案例:Twitter 2023年MAU 2.3亿,估值约65/MAU)。
2. 影响MAU的三大杠杆
杠杆 | 策略案例 | 风险提示 |
---|---|---|
拉新 | 渠道投放(抖音信息流广告ROI 1:3) | 获客成本飙升 |
促活 | 推送策略优化(如美团“猜你喜欢”点击率+20%) | 过度打扰导致卸载 |
防流失 | 流失预警模型(用户7天不活跃触发优惠券) | 补贴依赖症 |
3. MAU的拆解模型
- 公式:MAU = 上月留存用户 + 新增用户 + 回流用户
- 诊断示例:
- 某APP MAU下降10%,拆解发现:
- 上月留存率从60%→55%(功能体验变差)
- 新增用户减少20%(竞品加大投放)
- 回流用户稳定(运营活动效果持平)
- 某APP MAU下降10%,拆解发现: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