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前公司实施过的一个案例,应用了傅里叶变换方法,不太复杂,希望有点帮助。
对于前端的产品,无论是APP、小程序、PC端网页等等,对用户的留存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留存分析提供的是,“回头客”的行为模式细节情况。


用户留存,本身涉及用户的两次行为(初始行为与回流行为),且两次行为需要符合一定的时间间隔。那至少就有两个衍生的问题:
- 对于某个功能/产品,究竟应该关注“日留存”、“周(7天)留存”、“月留存”还是更长时间间隔的留存?
- 使用此功能/产品的用户,在使用间隔T(其倒数即为使用频率F)上究竟有哪些模式,是只有一种还是多种?
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希望解决的是:通过分析用户使用某个功能/产品的时间间隔T及频率F的模式,实现两个目的:
- 为产品挑选一个核心留存KPI – 可能是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等等,之一;
- 通过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模式,制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将原始信号,从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以便理解信号的组成。
如下图所示,一个观察到的原始信号,实际是由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叠加而成的,而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将这个原始信号拆解开,分解还原为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而且可以通过信号强度,判断哪些频率的信号,是比较强的信号。


傅里叶变换原理示意图
怎样应用
更直观理解,如下图是针对某APP的饭票功能,它的过去3个月用户使用间隔天数的统计分布图(横轴为间隔天数,纵轴为统计人数)。原始数据,当然是功能/产品的行为埋点数据,通过汇总统计得出此分布图。


从这个图上,你能直接看出用户使用的时间间隔的模式么?7天的模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否还有其他模式呢?这就需要使用傅里叶变换。
将分布图数据作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离散信号输入,则得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


将频率取倒数则得到时间间隔T,也就是可以知道,用户使用该APP的饭票功能,会以哪几种时间间隔来使用,也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将用户进行分群差异化运营:
1. 图中说明最强的是7天时间间隔的模式,也就是相当多一部分用户是每周回流此功能的(可能是每周活动导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认);
2. 由此可以认为本功能,目前是每周使用的频率为主,结合业务定位及产品背景,将“周留存”设为本功能的留存关键指标;
3. 使用间隔7天左右的用户,可以认为是本饭票功能相对忠实高频的用户,通过定向任务促使其至少能保持当前的使用频次;
4. 使用间隔大于14天的用户,可以认为是本饭票功能较低频的用户,可以通过定向投放高价值券促使其提升使用频次,以进一步提升功能的周留存指标;
5. 使用间隔在2、3天,从图中也能看出是很强的模式,用户人数占比较多,三天两头就过来使用本功能的用户,绝对是高度忠诚的高频用户了,对于这些用户可以着力在提升其价值贡献(消费更多)或提升其尊贵体验等,而非再进一步让其提升使用频率。
拓展应用
以上就是傅里叶变换应用于APP功能使用频率的分析,目的是希望了解并提升APP某个功能模块的留存能力,广泛适用于各种业务场景。通过发现用户的不同使用周期模式,我们可以将用户划分为几类,并对应打上大数据标签,结合其他画像类、业务类、行为类标签,可以作更进一步的精细化运营策略设计。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