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对于做课程的同时来说,每次在课程结束后都会进行复盘,根据复盘结果修改可能内容,也是课程的一个迭代;通过课程的不断更新,也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向。本文是作者分享的关于通过控制变量来做课程迭代的思路,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控制变量乍一看好像是非常理科的概念,还是经常会出现在实验室里的那种。
对于知识付费的课程迭代,同样可以使用这一概念来指导自己的方案,没灵感的时候想想有哪些可变,变则通;结合我运营的课程实例,详细拆解一下如何把控制变量应用在课程迭代中。
一、背景
2021年已经过去2个月了,今年新开的付费课程群小步迭代到了第三期,总体来看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正在稳步前进。
先简单介绍下这个课程:
外刊精读,40元/期,共4次线上课,频率是每周1次,每期结束正好是一个月。
课程内容的把控由授课老师全权负责,其他由我负责。
通过核算我们两个人的成本,我们计算出每期的最低开课人数,那么这个人数就是由我来负责的,需要招到这个人数的学生来上课才算是达到预期,超出这个人数就是超出预期。
由于我做的都是复购用户,所以这个课程也不例外,依然是在复购用户群体中做宣传。
冷启动的第一期在宣传方式上使用了免费试听课,内容上授课老师选择了一篇长文外刊,分成了两节课来讲解;试听结束后,我们在试听课群采用了报名接龙的方式,同时和学生亮出底牌,反向施压,等于我们的压力也有摊到特别喜欢这个课程的学生身上;如果没有达到最低开课人数,课程就不会开了。
在亮出底牌这一点上,不建议在拉新中使用,如果你有一群经常复购,粘性很高的消费群体,真诚一些挺好的;我认为需要大家对自己的“产品”和对学生都很了解,保证是好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的刚需;如果都没踩到用户群的痛点,课程定位就会有问题,源头上就要杜绝胡乱做课程。
以上是背景介绍,接下来分享下怎么操作“控制变量”。
二、“控制变量”
我们还是把课程视为产品,最终我们要的是卖出去,有成交量,最好还能获得买家的喜爱度,忠诚度,对买家有价值,从而达成复购。
可以提炼出购买是一个交易行为,大方向变量划分为买方和卖方。
1. 先说卖方
也就是课程制作方,从我和授课老师的角度,变量有哪些呢?
1)课程内容的选择
试听课和第一期课程我们选择的都是长文,一篇文章要分成两次课来精讲,中间跨度有一周。
弊端是可能上节课学完,到下节课,学生对这篇文章又陌生了。
所以我们在第二期选择文章时选择了一节课就能讲完的长度,从讲2篇到讲4篇,内容也更丰富了。
2)活动的多样化设计
虽然课程是线上课,但是不能上完课就完了,肯定还要设计群内互动活动,我们采用的是日常留作业和结课大作业。
根据每次讲解的文章内容,设计一个主题,用语音或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你的观点。
最后一次是语音跟读的大作业。
日常作业参与度非常低,我们反思之后,认为问题出在门槛有点高,涉及到口语和写作,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所以这个变量上,我们在第二期做了难度断崖式调整;直接改成了晒笔记打卡,毫无难度,活跃度有一些提升,同时叠加了一个强刺激活动:结课时选出一位最佳笔记同学赠送下一期课程。
结课大作业是难度比较大的长难句语音跟读。
第二期我们调整为书面作业,出了一张考卷,内容都是本期讲过的知识点。
结束后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有同学反馈说第二期的文章难度稍有下降。
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一点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只是我们目前没有那么那么多学员能够承接我们最想做的分级设计。
所以接下来的一期的调整目标是“如何兼容水平稍高的学生”,在作业的活动设计上会同时做晒笔记打卡系列(所有人可参加)和语音跟读系列(需要一定的水平)。
2. 再说买方
也就是购买课程的学生,变量有哪些呢?
1)进群形式和报名形式
试听课和前两期,我为了节省拉群的精力,简单粗暴的使用了扫码进群,在群公告放了交费说明。
初心是希望大家能自助报名自助交费,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就是有潜水的,看到了也没有表示是否上课,挨到报名截止最后一刻还要花时间去核对报名人数,以及私聊是否要报名;不免要做一些移除群聊的操作(会有学生不交费也不退群),就有点伤感情了。
第三期开始调整为确定购买再拉群,好处是又可以开心私聊了,虽然多花了时间,但是回到了我擅长的领域,私聊出了更多需求和成交了不止精读课。
有点误入歧途又回到正轨的感觉,但在冷启动的时候扫码进群真的非常好用;只能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合方式,不断调整变量是非常必要的!
2)转介绍
试听课和前两期,我们的宣传只局限在已有的复购用户群体,经过前两期的口碑沉淀和原始感兴趣用户的积累(没多少,但黏性高),第三期开始尝试开拓陌生人。
前两期的学生虽然也都达到了我们的开课最低人数,但都来自复购,一小部分是僵尸用户(N年前的付费用户)的激活,有点担心人会越来越少;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做了一个纯利他的活动。
报名第三期的同学可以赠送一位好友一起学,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希望能用课程质量打动陌生人。
3)学习的连续性
这一点我没有做过调查,只是有个别学生私聊提过,想办年卡,原话是:今年就跟你们了。
所以从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考虑,第一季度结束后我们计划把课程收费变成月卡,季卡和年卡的形式,原则很简单,多报多优惠。
最后复盘一个我认为暂时属于无关变量的操作,就是每期海报的展示形式。
目前来看更换了几种海报介绍方式,对报名人数没有太大影响,可能是我自己这方面还需要精进。
总结起来,不同的课程或产品肯定变量不同,变量太多怎么选择呢?
三、个人的一点小建议
已经让你自己都不太舒服的,是必须调整的变量。
大家都认可的调整方向,可以好上加好,没必要一次优化一个,耽误时间。
个别同学提出的意见,要放大范围,分析整个消费群体,谨慎选择是否调整和怎样调整。
如果有无关变量,可以深入分析一下,也许是一个突破口。
本文为@月半催眠曲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