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私域流量这个领域里,个人IP打造最好的载体无疑就是朋友圈运营了。那么,如何通过朋友圈运营实现个人IP打造呢?本篇作者就跟我们分享了关于朋友圈应该如何运营的内容,一起来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私域流量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不同的流量承载载体,会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玩法。个人号、朋友圈、社群、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等等,都是私域流量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线上世界,连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足够多的连接数量和有价值的内容输出,是我们在这个流变世界里生存的制胜法宝。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讲到私域流量运营的时候,社群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因为社群可以高效的连接更多的人和物。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做不好私域流量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过度单一的只关注连接、关注各种模式和玩法了。如果说在互联网上,当滚滚流量扑过来的时候,你反而没有足够的容器去承载。
所以我们想要在互联网浪潮里生存,光有连接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容器去承载。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连接应该是有深度地连接。
想要实现扩容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逐渐线上世界的时候,去努力尝试打造属于你的个人IP。
而在私域流量这个领域里,关于个人IP打造,最好的载体无疑就是朋友圈运营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一下关于朋友圈应该如何运营的内容。
不过在正式开始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意识!朋友圈是最适合我们来打造IP的一个载体。但是IP并不完全等同于变现。或许绝大多数人打造个人IP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变现,这个无可厚非。
但IP本身是无法创造收益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它只是一个被人记住、被认可的标签。IP再加点什么东西,才能变现。比如IP+社群、IP+出书、IP+产品等等。
所以有了这个基本意识之后,我们再来看朋友圈营销这件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同样是在朋友圈卖货,有的人可以实现月入几万,有的人每天发几十条朋友圈却泛不起任何涟漪。暂且抛开各种文案、包装、玩法策略等这些粗枝末节,从本质上来看,两者的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种纯粹是将朋友圈当做是超市里的货架一样,不停的上架商品,祈求有人能下单。
而另一种则是,先通过朋友圈运营,成功打造出个人IP之后,再利用IP+产品/服务等实现赋能,最后完成转化。
所以我们在经营朋友圈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着急的推广产品、追求变现。而是应该先利用朋友圈本身的优势,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IP。只有当IP成功了,再寻求可以被IP赋能的东西,例如知识付费、产品、服务等来实现变现。
既然讲的是如何利用朋友圈运营,来打造个人IP,那么有一个话题是绕不开的,就是关于人设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IP并不完全等同于人设,只能说人设是个人IP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站在一个独立的个体立场上来看一下,当你连接了一个陌生人时,他对你的整个认知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了解、认知、信任、追随这四个阶段。
而人设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这个陌生人对我们产生了解,并逐渐过渡到认知这一过程的。
可是想要让他更进一步地对我们产生信任,甚至可以追随我们(或者你可以看成是从普通粉丝转变为铁杆粉),这个过程无论你如何包装你的人设,都是有点相形见绌的。这个时候需要靠我们的价值内容输出了!
所以,一个完整的个人IP,应该至少包括:人设标签和价值内容输出这两个部分组成。
一、人设标签
什么是人设标签?说白了,就是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关键是应该如何去打造一个好的人设标签?我认为至少应该从功能、情感、愿景这三个维度去思考:
1. 功能
首先第一个,从功能上来确定你的人设定位。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够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举个例子:以前的海外代购微商,他的功能就是卖货,帮助想要购买国外产品的人能够买到产品这么一个中间商。这个就是从功能属性上来突出的一个人设。
再比如,很多的数码产品测试博主,他们会经常把两款差不多的产品来进行拆箱测评,从价格、外观、各种功能等角度来分析,帮助用户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这个也同样是人设包装中的功能属性!
当然随着市场的发展,人设包装在功能属性这个维度上,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这么简单粗暴地去定义了。需要更加的细分,比如同样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运营顾问,以前的人设功能就是解决用户在运营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现在这样只会让人觉得不够专业,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分,例如私域流量运营、用户增长、活动运营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在你能够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增加一些场景化的东西。这样你的人设在功能上才可以做到,不轻易被他人替代。
2. 情感
接着第二个需要我们思考的维度是人设情感问题。这里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聊:
首先是从“你”这个人的角度去出发。
简单讲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比如你定位成一个励志的创业者,那么你平时在朋友圈分享的就应该围绕着自律、勤奋、善于思考等内容。再比如你是一个美妆博主,如果你平时分享的内容却是穿搭不讲究,甚至有点懒、有点邋遢,那你这个人设就是相悖的。
另一个角度,则是从用户角度出发。
当然这里需要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这个基础上,去进一步思考,你希望激发起用户的哪种情感需求。
我们每个人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是寄希望于找到那些能够跟我们心灵上共鸣的人。所以在人设打造上,不管是高冷风、还是闷骚型、文艺范,但凡有个性的IP人物想要有超强的吸引力。那么,在打造这种个性人设时,就需要从用户的情感需要出发,换起或激起用户的情感需求,用人设来诱导用户心灵上的共鸣。
一旦用户在人物的IP中获得了这种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了心理上的认同,那么你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关于人设性格的设定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因为无论你的人设具备着那种性格,都不过是表象而已,本质上都是通过这种性格的呈现,来引发用户在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当你明确了想要激发用户的哪种情绪之后,你自然就清楚了你的人设应该以哪种性格的方式出现了。
3. 愿景
最后一个需要思考的是人设愿景问题。就是你想要去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我个人认为关于人设愿景的问题,才是整个人设打造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叫《奇葩说》的,李诞在某一期节目里面,调侃说:辩手在阐述完观点,最后都会有一个环节叫做上价值。为什么?因为无论前面的段子多有说服力,有多搞笑,但往往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最后上价值的环节。
而人设愿景的存在,其实就是给你这个人设上一个价值。如果说前两个维度,都是在打造人设过程中,便于用户对我们产生了解、认知甚至信任。那想要让用户追随我们,就需要看我们拥有怎样的愿景了。
那以上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关于人设打造过程中,我们必须去思考的三个部分。当然,关于人设标签,我个人是倾向于通过个人特色标签来进行提取、包装的。而不应该去生硬地套用、添加一些虚假的东西。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且现在的消费者也都不是傻子。当然适当的利用例如文案等进行包装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讲完人设标签的三个关键要素之后,就涉及到具体的落地部分了,就朋友圈运营而言,具体指的其实就是头像、背景图、用户名以及自我介绍(包括身份、细分领域等)。每当有用户关注你的时候,他们对你产生的初步了解基本都是源于此,也是你能在用户心智中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这个的重要程度想必不需要我再多啰嗦了。
那为什么不一上来就说这些内容?是因为这些东西毕竟是你人设标签的具体表象,而其底层支撑的是人设定位这一内核。换句话说,无论是头像、背景图、用户名以及自我介绍,都是围绕着你的基本人设定位去展开的。即便是后面我们会聊到的关于价值内容的输出,其实也一样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
二、用户名和头像的选择
那具体的这些内容应该怎么去弄,其实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网上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例如用户名,一般就是称呼+专业/身份/兴趣标签,这样的组合形式!当然如果你有想要打造的IP也可以直接套用。关键是让人能一看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就可以了!
再比如说头像的选择,一般就是要遵循真实,充满活力的,不要选择那些过于死板或者太网红类型的图,包括不要用一些动漫或表情包等。因为这样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机器人。
其实,关于头像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因为微信生态环境的改变,我们可以选择的头像类型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真人照了,像我自己选择的就是一张动漫头像。
虽然不可否认,在知识付费领域,真人照肯定比动漫图要好,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个领域的。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出于一些原因不太习惯用自己的真人照,那你大可不必纠结。
在具体选择上,只要是跟你所处的行业和人设定位相符的就可以!如果在此基础上,你的头像还能够给人留下一个记忆点那就更好了。
1. 封面的设计
关于封面这个部分,我发现有蛮多人会忽略的。其实这个部分相较于头像,我个人认为才更为地重要。毕竟当我们打开一个人的封面时,这一部分所占的面积是最大也是最醒目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通过文字描述,来把我们包括身份、价值观、愿景等内容进行输出。
那关于IP打造的第一个部分人设标签的定位问题,就差不多是以上这些内容了。
其中像用户名、头像、封面设计等这些内容,主要是让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我们有所了解,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
同时呢,激发用户对我们产生进一步认知的需求!这些内容都是需要根据我们的人设标签,以此为基础去进行选择和设计的!
三、价值内容
当用户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是需要让他们对我们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了。甚至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以至于最后能够成为我们的铁粉。那这个过程,光靠人设标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进行有价值的内容输出了。
那这部分,我个人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主动输出和互动输出。
主动输出其实就是朋友圈推送的内容,而互动输出是指你跟用户一对一,或者利用社群一对多的内容输出。千万不要误以为朋友圈运营,仅仅只是指朋友圈推送的东西。要知道,不管是朋友圈、社群、1vs1的聊天窗口,都是基于微信生态体系上去开展的。
所以他们相互之间都是彼此关联的!想要通过朋友圈运营实现IP打造,就势必包含了社群、个人号的部分。再则,你仔细思考一下,当一个陌生人通过的你朋友圈被你吸引,那进一步的肯定是跟你产生互动,这也是你所希望的。毕竟只有两个人1对1的深入沟通之后,你才可能实现让他对你产生信任,甚至成为你的铁粉。
当然在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朋友圈发文下面的点赞、评论。这个也属于互动的部分,但是我认为并不是主要价值内容的输出地,它更像是起到关系破冰的作用。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你添加了某位同事、领导、朋友为好友。但是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去跟他交流,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选择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点赞。过去我们说的点头之交,在微信体系下就演变成了点赞之交。你点了赞对方自然就会知道,一来二去,即了解了彼此的兴趣所在,也为你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契机。评论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朋友圈的互动,并不太适合有价值的、深入的内容输出。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在朋友圈推文就像老师在教室里上大课,社群交流就是上小班课,1对1的聊天是课后辅导,那么朋友圈下面的互动,更像是课后充满乐趣的小互动。
1. 互动输出
这一部分,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多聊的。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符合我们的人设定位。
其实用户完全可以通过跟你的交流来感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例如你打造的人设是一个励志人设,那么你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就不能显得过于随意。
交流的内容上,也不能出现跟朋友圈阐述的观点相悖。剩下的其实,就涉及到具体的沟通技巧了。因为篇幅原因我就不多展开了。
2. 主动输出
1)朋友圈内容模块化运营
主动输出也就是朋友圈的内容推送,很多人会纠结,不知道每天该发什么!产品内容发多了怕被用户抵触,生活类内容呢又怕没有意义!
其实,朋友圈的内容运营我们可以参考社群运营中栏目化运营的方法来操作。就是把内容根据不同的模块来进行输出。想要实现通过朋友圈运营成功打造出个人IP,又能为未来的变现做好铺垫,那么我个人认为,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划分为下面这六个部分:
- 专业干货
- 产品推广
- 用户互动
- 正能量激励
- 思考/观点输出
- 生活和趣闻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分配一周的时间发布不同的内容,例如下面这样:
当然不同的行业,以及每个人想要打造的不同个人IP,在内容细分上或许会有所不同,比如可以增加读书笔记、产品功效展示等等。
四、朋友圈文案
规划好了内容之后,下一个重点就是文案运用了。根据不同的内容,文案撰写也会有所不同。
但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内容分为与产品相关的、个人思考和观点输出的,以及生活、趣闻一类的,这三个部分。而文案部分,则可以简单划分为长文案和短文案这两种。
例如像专业干货、产品推广、思考/观点输出等,适合用长文案;
而像用户互动、正能量激励、生活、趣闻等适合用短文案。
1. 与产品相关的推广类文案撰写的要点
一般跟产品相关的文案,在撰写的时候主要包含了:好奇、诱因、解决方法、好处和号召这五个部分。其中能够有效引起用户好奇心的内核又可以包括:渴望改变、有所企图和迫切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我们从这几点去入手,就朋友圈文案而言已经足够用了。
那具体的文案组合公式比较常见的有:
- 问题+煽动+解决方案+号召
- 神秘感+好处+号召+稀缺性
2. 个人思考、观点输出类文案撰写的要点
如果说与产品相关的内容是属于你专业领域相挂钩的,后面会讲的生活、趣闻是体现你“活人”属性的,那么个人思考、观点输出的部分,则是两则兼具。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你个人魅力的核心所在。
在文案撰写上,我个人偏向于短文案,一般都是过去的认知+自己新的思考、或者直接先阐述你的某个价值,然后寻求价值认同!例如可以采用自问自答或者反问的语句来表述。
3. 生活、趣闻类的文案撰写
这一类的内容,在文案撰写和表述上其实没有太多的限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例如,你看到一则行业相关的趣事,这个时候不要只放链接。你可以根据这个新闻,总结、归纳出一个核心的点来进行表述,当然不一定要跟产品、专业有关,可以是搞笑的、幽默的。
OK,那关于如何通过朋友圈运营来打造个人IP,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
五、总结
个人IP的打造,不仅仅关乎于人设定位的问题,还包括你是否有价值内容进行持续输出。
个人IP的打造,是我们实现深度连接最好的办法,它可以不断扩容流量运营所需的载体容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赋能从而实现变现。
本文为@π爷运营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