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个小众体育类公众号不到5万粉丝,日均阅读一两千,却写出了10W+爆款《悲痛,那位推轮椅带着脑瘫儿子跑马打铁的父亲,去世了... ...》。
在流量不断被分散的今天,这算是新媒体行业很不错的数据了。而在这之前,「全球铁三」的文章阅读通常只有一两千,少的时候只有三四百,最高也就四五千。
这个公众号叫「全球铁三」,专注于「铁人三项」这项运动,是国内这一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公众号。
「全球铁三」曾有几次名称变化,从最初的「全球铁人三项资讯」到「全球铁三资讯」再到现在的「全球铁三」。可以看出来,这种小众账号运营有多困难,命名首先就是个大问题。
越来越简短的名称,更便于搜索,并且「全球铁三」也不再局限于资讯,而是发展成集资讯、赛事报名和铁三设备商城于一体,更为完善、覆盖面更广的公众号。
今天,我们独家采访到打造出10万+爆文的「全球铁三」的@老黑熊,和他聊一聊:
• 公众号「全球铁三」是如何运营的?
• 体育类内容如何创作?
• 10W+爆文是怎么产生的?
Q1. 为什么想到创办一个与铁三类的公众号?和其他领域比毕竟很小众
老黑熊:因为本身这个号的创始人,就一位在国内成绩优异的业余铁三选手,而核心成员也都是铁人三项爱好者。从业余的参与者,到了全职的经营者,是凭兴趣爱好出发创办的公众号。
因为喜爱,所以有兴趣深入了解,并最终在知识储备和运营经验上沉淀了较为深厚的基础。而也是因为小众,所以我们的公众号够专精细分,够垂直。并经过不断发展以及先发优势,成为是国内铁人三项这一专精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公众号。
新榜指数最高的铁三相关账号
Q2. 公众号运营多久了?目前有多少粉丝?
老黑熊:其实运营蛮久了,大概6年吧,目前粉丝不到5万人。
数据来自新榜
Q3. 第一批种子用户如何获取的?用户画像由哪些人群构成?后期又是如何去做推广的?
老黑熊:最早的就是铁人三项爱好者,通过微信群传播,因为一开始没有铁人三项类型的公众号,我们算是先发优势了吧。一些关于铁人三项的知识分享,参赛心得等成了那些选手了解此类内容的唯一渠道了。而那时选手比赛完之后,尤其是新手完赛后,最为兴奋。如果不与人分享,犹如锦衣夜行。而我们恰恰就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分享渠道。
(之前有人也在论坛或者跟铁三无关的公众号上分享,尽管或许阅读量也不少,但肯定没有在我们这个号上分享能收获更多同好的共鸣。)
用户方面,跟铁人三项的参与人群分布有很大关系,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的用户最多。这几个地方铁三的参与人数也比较多,铁三俱乐部也很成熟。而人数最多的是北京,主要是因为我们公司就在北京,也经常在北京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有助于用户积累。目前的推广更多是在新入坑铁三的爱好者人群中,他们更爱分享交流,互动更多一些。推广方式基本上是报道一场赛事,收获一批参赛选手成为用户。
Q4. 目前年增长数大概是多少?最多的一次涨粉,是如何获得的?
老黑熊:年增粉没仔细统计,印象里去年一年增长不到5000吧。最多的一次涨粉是在2017年无锡马拉松赛前的展会上,一个周末,通过当时最常用的地推扫码关注送礼品的方式,涨了800多粉丝。然后就是这次10万+涨了400多粉。
铁人三项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项目,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也是稳固而缓慢的上升状态。我们也不奢望能一夜暴涨几万粉。稳中有升,保持高转化率是我们目前所努力的。
Q5. 你们的10万+爆文是如何去进行生产的?
老黑熊:这篇文章有一定偶然性。在磊磊的分享群里潜水良久,对于他分享的内容,有适合我们的,也有限于铁三主题的局限性无法借鉴的。而其中一项,对于新闻的敏感度和及时性我是十分认同并一直按此操作的。
10万+爆文下的评论也前所未有的多这次的关于这位伟大父亲迪克·霍伊特去世的消息是先在外网上被公布,微博上有人零星转发的时候,我的合伙人,也就是账号创始人给我致电告诉了我这个消息。
当时本来我是处于不看微信,按部就班编辑当天原计划内容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上线确认。确认之后,内心有些犹豫,有些担忧:会不会因此被粉丝/读者说是在吃人血馒头?
但我本身就是铁三爱好者,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更关键的,几年前也曾写过介绍这对父子参加铁三赛,马拉松的文章。当时一边收集整理材料一边写文章的时候,就十分敬佩他,所以我就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伟大事迹。
在决定发布这条新闻推送之后,在内容结构上,我先转述翻译了外网上的相关新闻,又放了一张他们参赛时比较经典的照片。而之后的内容,则是在我几年前所写介绍他们的文章基础上,添加了一部分这两年新内容一气呵成。写完之后,没有等到晚上我们通常群发的时间,而是直接发送出去了。而在后台查看数据时发现,这篇10万+文章95%的阅读都是由朋友圈分享贡献的。说明我们的文章出圈了。
而为什么出圈,我觉得跟文章里仔细介绍他们的事迹有关。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对铁人三项运动产生共鸣,但大部分都会被这对父子之情所感动。
Q6. 分享一下爆文创作的技巧
老黑熊:第一,这次是一次偶然事件。第二,第一时间抓住了热点事件,把握住了及时性。第三,来自几年来的用心积累。假设再有其他方面的新闻,我们除了能及时抓住这条新闻外,还能从以往内容中抓取相关内容拿起就用。假设如果是一位明星打铁了,我们就可以引用我们以前报道的一些明星的相关素材。
如果是政界人物打铁,我们也有丹麦前首相,特朗普儿媳,挪威市长等的打铁素材。要是有体育明星跨界,还有阿姆斯特朗、菲尔普斯的相关报道等着呢。因为多年积淀,我们已经发布过的内容就是一大素材库,可以结合热点事件的素材太多了。
Q7. 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内容来源哪里?选题主要有哪些类型?你的文章更专注于哪些方面?
老黑熊:大概有几个方面:结合外网新闻,翻译采编;合作出版社提供的运动专业书籍的内容共享(需要进行二次整理加工);内部原创;网友投稿;合作单位的内容置换。选题有运动知识类,业内新闻报道评论类,赛事介绍及报名发布,产品介绍推广和装备器材评测,赛事新闻报道,参赛感想体验分享。我更多专注在新闻报道评论,赛事介绍和新闻报道这方面。早几年自己参赛场次很多,经常写一些赛记。
去年因为疫情,比赛的机会少了,更多的是以赛事的组织者或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了。偶尔参加一两场比赛,也被其他选手开玩笑说是“熊哥亲自比赛了”。
Q8. 全职做自媒体要解决哪些问题?分享一下经验。
老黑熊: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变现,前期我们我们的阅读量不错,业内口碑也很好。但是缺乏变现方式。只能各个方向都去尝试,而这些尝试有些是要付出成本的。我的经验不算很高大上,第一,不要顾忌太多所谓面子问题。目前我们的铁三商城业务占有收入比例最高,而最初其实我是抹不开面子到处发广告贴的。但硬着头皮也要各种软硬广的植入,效果显著:商城业绩稳固上升。第二,对于一些已经投入一定成本,边际成本不多的项目不要轻易抛弃。
在2016年年底,与各个铁三组委会的赛事报名合作业务收效甚微,考虑到在业内已经有一定影响力,并且与很多赛事的组委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尽管返点不高,有的比赛报名人数也很少。还是决定继续投入,而这项业务现在也发展成了公司仅次于商城的收入来源。当然,内容方面也得一直保持用心去做,后台数据不会骗人。有时候忙于公司其他事务,内容不够专注,掉粉明显增加。而专注认真做内容时,一些好文章发布次日,涨粉也很明显。
Q9. 有尝试到其他平台做吗?你们还有哪些公众号?公众号菜单栏里面的栏目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做的呢?
老黑熊:之前有过微博,也很用心的运营,但是长期没有收益。所以基本就成为了僵尸号了。目前在微信的视频号和快手短视频都开设账号。视频号可以导流到公众号,快手短视频的内容主要是报道比赛时顺手拍的,不占太多精力。
没有其他公众号了。公众号菜单栏是三个按钮,分别是赛事报名,铁三商城和联系我们。两个我们收入最多的项目以及跟我们联系合作的窗口。简单、直接。
Q10. 有做粉丝社群吗?目前数据怎样?收费还是免费的?
老黑熊:根据地域、完赛目标,以及需求都有构建。社群本身是免费的,但在社群推广相关业务的转化率很不错。
Q11. 对于辞职做自媒体这件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老黑熊:坚持与积累。可能因为我们这个是小众领域,没有资本大鳄入场。所以我们开启的早,坚持的久,随着时间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在这一领域就相对出众一些,既让想要后入者看到了一定壁垒,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再一个就是经济基础吧,虽然我辞职的时候积蓄不多,好在是本地人,没有房租的压力。除了对铁三和摄影两个爱好有点器材上的追求,对于其他方面无欲无求。所以在转行换工作初期,最起码自身生活没有遇到困难。
Q12. 做公众号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黑熊:起个好题目太太太重要了!曾经有过一篇文章因为写完很晚了就顺手群发了,浏览量十分一般。由于是很用心写的,有点不甘心,于是没过两周群策群议了个新名字发出去,阅读量是之前的三倍多。
Q13. 对于未来的商业规划是什么?
老黑熊:目前并不急于融资,但也不排斥投资。希望投资人能够给我们带来其他资源,在我们看来,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比只是给资金更有吸引力。而我们今年的业务规划则是在保证已有业务正常发展的同时。
看看在短视频、赛事直播方面是否能够有新的盈利点。再有就是从2017年起,每年我们都协助一两款新产品在国内铁三爱好人群中推广,协助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既有推广收入,也有销售收入。
但因为资金等原因,一直没有以总代理的身份自主引进一款产品,架设分销渠道,自主定价等。我们的规划就是在继续维持协助新产品推广的同时,选择一款可以成为总代的产品。后续可能还会从OEM贴牌开始,再到从设计生产中提供参考意见,到拥有自主设计,外包加工的自我品牌。
你觉得做小众领域账号要注意什么?
本文为@运营公举小磊磊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