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死群」如何重新激活?这个 3 天裂变 1.5 万付费用户的小程序有妙招。
我们发现群里的群友有跨群沟通的需求,但微信群有 500 人群聊上限,我们没办法让不同群的群友相互对接。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功能,让群主们借用群勾搭,将不同微信群对应的群勾搭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千人大群、万人大群的功能。
这是社群自我介绍效率工具「群勾搭」在介绍一次新增 1.5 万付费用户的活动时所做的总结。从单对单名片,到百人群信息沉淀,到万人群信息互通。在这些功能之上,这个叫做「群勾搭」的小程序到底是怎样在 24 小时内裂变了 1 万付费用户的呢?
群勾搭,勾搭人如果没有仔细体验「群勾搭」小程序,那你可能会误以为「群勾搭」只是一款更适用于微信群的名片小程序。你可以使用「群勾搭」创建自己的名片,昵称头像、简介标签、微信号、擅长领域、想要勾搭人群、相册等内容都可以进行自定义编辑。在完成名片设置后,用户就可以将自己的名片发送至任意社群。只要群内也有其它的群员完成了名片设置,并且发至群内,那群内已发送的群员信息都可以在「群勾搭」小程序中找到。
「群勾搭」相当于 QQ 群中的群文件,也相当于微信的名片类小程序,所有的信息都能永久保存下来——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在说到「群勾搭」的目标用户时,「群勾搭」创始人张守君提到了小微创业者、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这几类人群,他还表示,学习群、培训群、资源对接群等群组都是他们的主要场景。这一类人群往往是积极的想要展示自己,对外寻找资源,跟别人进行连接的一群人。
对此,知晓程序也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我们请了 5 个从事不同职业的朋友搜索了「群勾搭」,帮忙看看他们的朋友有多少人使用过这个小程序。我们请的这 5 个朋友分别从事运营、教育、行政、保险、创意几类工作,在这之中,唯有一个人有两位数的好友使用过「群勾搭」,这位朋友做的就是保险行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群勾搭」的目标人群——积极地展示自己、寻找资源、进行连接的人。
想要寻找连接创造机会的不只有「群勾搭」的目标人群,还有它的创始者张守君。「群勾搭」这个产品的想法就是他在参加一次线下培训会时想到的。当时活动的主办方引导群员在群里做自我介绍,让群员对彼此有个初步的了解。张守君发现每个人通过文字往群里发介绍的方式很不便利。如果想要对群内的人脉资源进行一个初步地整理也非常麻烦,一个是信息已被刷屏,另一个就是后加入的人无法看到群内已发的信息,相当于流失了很多资源。在参加活动后,张守君就对「群勾搭」有了初步的想法。通过「群勾搭」,你加入的每一个社群人脉都可以沉淀下来。即使是在群聊的活跃生命周期已经结束时,大家也能在小程序中找到「死群」的人脉资源,添加对方进行交流。
微信的限制和限制的机会虽然「群勾搭」起初是围绕着快速收集群友自我介绍这个切入点进行开发的,但在团队发现用户对「群勾搭」的评价反馈非常好之后。他们也在此基础上延伸了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将多个群合并成万人超级群,让群友可以跨群沟通。众所周知,微信群有 500 个人的群员数限制,QQ 群还可以通过成为会员的方式来创建 3000 人群,但微信群却无法突破 500 个人的群员限制。针对这个限制,「群勾搭」就在小程序内建立了万人超级群。「群勾搭」可以把群主管理的不同微信群合并起来,把不同微信群成员的自我介绍打通,每一个超级群的成员就可以接触到九千多个群友的自我介绍,这些群员都是渴望得到更多的资源对接连接更多人的。通过这个小程序,用户就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人。「群勾搭」团队目前搭建了一个名叫 666666 的资源对接群,目前已有近 9000 人加入,其它的超级群也在稳步发展中。
超级群不过「群勾搭」团队也坦言,目前超级群的使用用户偏少,大部分的用户只需微信群的群成员介绍功能就可以满足了。在目前的「群勾搭」小程序中,资源对接群和相亲交友群都是目前「群勾搭」使用最活跃的群组之一。虽然自己的小程序突破了微信群 500 人的限制,但「群勾搭」团队的发展其实也有被微信所限制。在有了「群勾搭」想法后,张守君就想马上把小程序做出来。但由于这是社交类目的小程序,「群勾搭」团队必须提供 ICP 证。早有的想法还被搁置了一段时间,最终在拿到 ICP 许可后 7 月推出小程序,8 月正式上线。
而微信针对群功能的调整和限制,对「群勾搭」的产品功能设计上也是有影响的。比如不在群里的用户无法查看获取群名称、分享群的回调被取消、无法通过回调获取群信息,都影响到了「群勾搭」小程序的运营。但团队认为,在微信生态里玩就必须要遵从微信的规则。对于这些规则的调整,团队就想了一些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的方法曲线救国,保证主功能的顺利运行。
「群勾搭」团队目前正在计划开发群机器人功能,为高端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在基础的群名片之外,他们还增添了创建个性 IP 名片、红包名片等功能。他们表示,方便群友的连接,提高微信群人脉对接效率,帮助群主深挖社群快速变现等需求仍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还是会继续寻找「微信互联网」的新机会。
十几次的尝试和最终的选择「微信互联网」是张守君投身小程序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小程序是移动互联网向「微信互联网」过渡的一个阶段的产物,里面蕴含了无限的机会。所以他们选择投身于已有十亿用户的微信,围绕微信生态去做一些事情。「微信互联网」这个词是张守君在 17 年下半年参加运营类的互联网类论坛时听到的。论坛上有一些演讲者公开提到了「微信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有 10 亿用户的微信是可以引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的。
带着对微信生态的信任,张守君在小程序领域开始了探索。他为此成立了一个公司,还引入了负责运营的合伙人——一个增长黑客。团队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还有三个运营,五个技术。「小接龙」、「惊喜接龙」就是团队的作品之一,从探索小程序到现在,张守君团队大概做了十几款小程序。之前做的小程序更面向 B 端人群,例如拼团、分销、众筹。他们也不止做了小程序,还做了一些 H5 的营销工具。
团队之前在小程序领域的尝试是想要做出一些爆款小程序,但几款小程序推出后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他们做了「群勾搭」。「群勾搭」推出之后,受到了较多的好评。团队也认为社群这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所以决定继续在这方面做下去。目前,团队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群勾搭」这个产品上,而其它的小程序则很久都没有迭代。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做的工具类小程序在发布后并不需要频繁的迭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已有的小程序没有清晰的变现模式。所以他们现在都是围绕「群勾搭」、围绕社群这个方向继续探索。未来,除了「群勾搭」小程序,团队更多会做的还有围绕社群衍生的服务和支持。零成本获客和更多的新机会在谈到小程序给团队带来的收益是超出想象还是不如预期时,张守君给出的回答是比较满意。因为团队在几乎零成本运营的情况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还帮助团队赚了钱。
他们的零成本运营曾帮助他们在 24 小时内裂变了 1 万的付费用户,3 天裂变 1.5 万付费用户。在介绍他们用户增长的思路时,「群勾搭」团队表示,他们一般会先确定核心目标用户,再去调研目标用户的需求和痛点,通过给目标用户提供诱饵从而吸引用户主动来关注他们,进而使用「群勾搭」。团队通过分析得出,「群勾搭」最核心的用户就是微信群群主,尤其是那些愿意让群友互相产生链接、希望成员之间互相创造价值的群主,学员群、资源对接群、相亲交友群、业主群、商会协会群等类型的群主都是目标用户。
团队自己也知道「群勾搭」的第一版的功能较单薄,如果直接通过「群勾搭」本身去吸引这些群主,会比较困难。所以团队做了一个公众号,专注社群垂直领域,借此产生的内容来吸引群主关注。第一次活动是在公众号只有 200 多粉丝的时候进行的,目标是给公众号涨粉,同时也将粉丝引流到个人号和微信群,促使大家使用「群勾搭」,形成四位一体的闭环。吸引用户关注公众号的奖品是知识星球和社群运营资料包,这次活动累积了近 1800 人的启动用户。这 1800 人也成为了第二次活动裂变的流量池,为接下来吸引的 1.5 万付费用户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活动是付费的,「群勾搭」团队将第一次活动获得的 1800 名用户合并在一个超级群里。为了宣传千人超级群,「群勾搭」就做了第二次的社员招募活动,招募对象就是社群流量主和广告主。这次策划的千万社群资源对接群活动收费 19.9 元,24小时内付费用户突破 1 万,3 天突破了 1.5 万。这次活动的系统都是团队自行研发的裂变分销系统,在没有投入一分钱推广经费的情况下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对团队而言充满了惊喜,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守军表示,「群勾搭」给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以及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多个社群的影响力,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找到「群勾搭」寻求分销裂变方面的合作,也给他们带来了媒体和投资机构的关注。对他们而言,「群勾搭」的成功也让他们更相信社交类小程序在微信生态的前景。小程序给他们带来的不只是收益,还有潜在的机会。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