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个人IP,就是个人品牌、个人影响力、个人形象的外在展现;而企业IP则高度概括了企业的核心优势,代表了企业形象和竞争力。无论是个人IP还是企业IP,其搭建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作者通过复盘其运营视频号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个人IP和企业IP的框架思维。
上文(《视频号:个人IP和企业IP的框架思维(一)》)说到关于企业IP的框架思维不能局限于单一渠道发力,也不适合像做个人IP一样可以针对某一个行业垂直领域深耕,是基于视频号本身的推送逻辑和流量算法得到这个结论。
一、视频号的流量型态
我们看抖音快手的流量推送逻辑,它们是“金字塔“型,也就是,塔尖永远是顶层账号和高流量IP及白名单,导致很多非营利性账号很难通过基础的发送内容来突破流量池,也很难去打破自身的流量圈层,所以出现了很多团队和公司,利用高运营的手法+高质量的内容来破圈。
视频号是什么型呢?我觉得他是一个“椭圆”型,它并不存在高塔尖和多底层,它更多的是为中段这些可以稳定更新,输出内容,持续运营的人更多的机会。完全靠社交推送,先让我们从私域流量入手,再利用私域撬开公域流量的大门。
公域流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做过实体sem或者信息流走投放推广的朋友一定会感叹公域的竞价越来越贵,ROI越来越“吓人”,如果走短视频转化,时间成本和效果没人保证,找大V合作,预算又吃紧。我也是经历过这些“难熬的日子”,才决定扎根视频号,在这个所谓短视频抢流量最后一波机会,真实感觉有入场的价值。况且还算在前期,有更多的运营操作空间,有更多的机会给到我们。
二、做企业IP,如何实现高周转
作为乙方,我选择面向的甲方行业是房地产,也是因为接触了这行,懂得一个词叫“高周转”,这个词对我们新媒体人来说,可能不太现实,大众影响对短视频的变现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要出内容,要做号,要运营,把辛辛苦苦从公域“抢”回来的流量放到私域,无论是直播,微信群,还是小平台,公众号,都要像“孵蛋”一样把他给转化了。
所以,怎么看,短视频这类都不像“高周转”,但也是有可能成功的,只不过和大家想的不一样的是,有时候,也不一定要转化c端,转化c端一定是个冗长也不稳定的方向。
1. 自己的企业IP
如果是自己的企业IP,就会有一个问题,账号用谁的号,谁来讲,谁来出镜?
用企业的谁貌似都不合适,常见的就是找一个形象谈吐都还不错的“戏精”,充当主角。面临的问题也很明显,人员流动,肖像权,会不会用心去做,要不要请模特,变现后的分润矛盾等等问题,也有很多人把自己老板或者自己本来就是老板的,推出去,这样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可新的问题就是,所有老板都不是闲人,让他自己来操作,第一时间问题,第二专业问题,也不懂怎么运营,出了问题算谁的。(比如看见一个老板自己开直播,一高兴就把自己的宝宝抱过来和大家互动,结果根据微信视频号直播的规范,直播间不允许出现未成年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号直接就没了,申诉无效)
我的解决方式其实也蛮简单,要做自己的企业ip,无非就是花钱不花钱的事,有预算的可以找模特,长期合作之类的,合同保障。要么就是全公司一起露脸,谁也别觉得谁特殊,就把做号当成玩,有人居中运筹帷幄即可。别想着无人出镜那样的,视频号有人出镜的自然片,可比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宣传片流量高的多,数据说话呗。
所以自己的企业ip,可行的方式就是别让别人看出来你是企业号,就当成个人号去做,突出个人ip,围绕这个ip穿插自己产品和项目的内容,搞得有意思就好。尤其要注意,利用自身的资源,人脉,还有别的渠道,外力一起搞。当然,这是说给想把视频号这个事给他下决心做成的朋友,如果还在处在尝试阶段,心里犹豫不决,把它当鸡肋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交给靠谱的乙方
2. 做别人的企业IP
也是本人正在做的东西,和自己做不一样的情况也有很多。比如说什么要走什么招投标流程,比比案子什么的。因为大多数甲方没有做过这个东西,多数企业的认知是围绕抖音做的业务推广,从众心理就是看看身边的朋友快抖做的多,视频号没什么玩,觉得不靠谱,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商业价值。
甲方企业多数会站在结果论的角度出发,上来先找你拿案例,就算有案例,上面有些数据他们不知道多少量代表什么情况,会习惯性的提出质疑…..所以,就算本人也避免不了的问题,就是在于教育市场,就算你有时间跟他科普,人家也不一定有耐心听你说,就算听,也不一定信。
市场的问题先放在一边,我们做甲方的企业IP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项目背景
跟做自己的号不同,也许你接触的甲方是你都不了解行业,如何了解对方想表达的宣传概念,转化预期,内容模型,甚至他们已经在线上的哪些新媒体渠道做了内容。都要提前了解清楚
2)引导认知
这是最难也是不得不做的环节。如果对方已经跟你们有了其他方面的合作,那还没那么困难,如果对方是陌生客户第一次合作,难度就比较大。 人家上来什么都不说,先问你要案例,最好的同行的案例,其实这就很难做了。
因为有的行业,你纵观全网都不一定有人做,这时我们就要引导他,告诉他既然没人做,就代表这个跑道是空的,然后可以引一些抖音的跑道思维给他。在沟通中找甲方最注重的点,比如宣传效果,能积攒多少私域,中间的成本问等等,然后结合视频号的重点特性一步一步给他解决。(所以市场我前期做,后期就不介入了,太费事)
3)出案子
对甲方的习惯一定是任你口吐莲花,你先帮我做个案子。至于这个案子通不通过,不一定,甚至不跟你合作,但是偷偷用你的案子执行,也常见。本人有时候也会帮一些企业做新媒体运营推广框架,简单说就是告诉他们最适合他们企业的现状,应该用什么渠道,用什么方法,投多少预算,怎么策划内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和转化。
其中拿着我案子直接走执行,却不跟我合作的甲方太多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新媒体只是一种营销工具,重点在运营和策略创意,方案里提及框架即可,不要涉及执行;提及方式即可,不要涉及内容。这并非是没有诚意,除非先给我定金。
4)费用问题
视频号作为比较新的东西,市场上也没有明码标价,而且充斥比较多的什么买粉啊的灰色产业链,别想着收甲方的钱去买粉赚差价。没用的,现在太多人已经被割过了,防范意识一个比一个高,他们可太喜欢盯数据报表了。
而且本来买的也没有任何意义,你作为个人自己看着数据好一些(如果不被限制或者封号)倒也没所谓,你万一把别人的号玩脱了,封了什么的。那是企业行为,要负责任的。
别想着那些没用的东西,正确评估你需要的团队人手,一个团队能接几个项目,评估运营推广需要的周预算,月预算,还有策划活动的预算,再报价。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签年度框架,按季度走账,对于企业和自己提供了磨合期和试错机会,目前我跟别人也是一般签框架。那么多少钱的事当然不能细说。
3. 不能只做单一渠道
刚才也说了,如果单做视频号,自己的利润其实比较低,要想办法让它有增值的可能。比如引导他不要单做视频号。没有公众号的,写一写;没有小程序平台的,推一推;没有官方背书的,搞一搞;没有社群私域的,凑凑;没有其他短视频的,搬一搬…..
产品项目服务的推广和引流就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点,如果有这么一种成本极低而且可以只达用户的好工具,他们不用,不是不懂,只是还没有了解他的价值。
分享一个自己的案子:
一个房地产项目,没什么合作的背景,就是认识我而已,不算熟人。刚开始也是做考察,看房子,看楼盘,找概念的突破点。
那会儿也没想那么多,就做个视频号而已,他们也没人会搞,也没时间。后面发现了他们的公众号内容不好,数据不高,于是就提议我们可以一起打包,他觉得本来就没什么用,试试就试试呗。
结果我们把视频号和公众号绑一起运营,不到一周,数据增长较没接手前,整体提升53.2%。他觉得有点意思,找我们聊,沟通中我又发现他没有官方网站,没有小程序服务平台,物业平台都还不完善,全靠一些楼市信息,或者软文篇幅在线上露头,都把钱砸到线下的广告了。
然后就是“忽悠”他,要做就做框架,别小里小气,最后的结果就是线上的包的差不多,做着做着,他在身边朋友的口中听到了他的项目在线上出现,还挺好玩。就把平面设计和影视制作的活儿都给我们了。
说这些就表达一点,我们做新媒体的,深耕某一个领域和平台没有错,但毕竟局限。要了解企业对自己的品牌效益的扩展度是没有上限的,就是要做到家喻户晓才好。
如果不能找一个适合的切入点,让他能在短期内,要么看见数据,要么看见转化,又是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完成的,就会越来越有兴趣。他们不是没预算,而是口袋里满满不知道往哪花,现在不都是陌生人的信任危机么,不想办法先撬开一点的到认可,然后全面帮他执行和落地,才可以让自己也可以获得除了做视频号以外的收益,那就是做品牌。
写了挺多经验,经历当然肯定不止这些,成为一个能帮b端搭框架的人,也就是全栈运营很辛苦,且不一定有成果,因为市场在变化,也没有预知的能力。但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做运营的工作么,从0-1,从1-100的项目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做了,也成功了。
我向来不是一个拿来主义的人,方法工具永远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很多做运营的朋友为什么觉得很累很琐碎很难,可能就是大家太重视方法和工具,其实思维和策略更重要。要做的了细节执行,也做的了框架思维,这样,我们也许会在除了视频号领域之外,更容易去整合资源,通过别的流量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视频号给我不一样的体验,它更多是记录每个人生活感悟,开放自己的生活,分享喜怒哀乐,身边的一切。回过头,我们好像都把运营能力放在了工作中,其实真正值得运营的,不就是自己的生活么,那些有趣的点子,不是更容易出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么,要怀着乐观的好心态呀,朋友们!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