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偷偷告诉大家,我认识的一个某互联网大佬,现在已经都财务自由那种,最近也是疯狂的在玩“群买买”,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6月底在上海还和这位大佬面聊过,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我们都一致比较看好这个产品。
见面的时候我问“你都这么大佬级的人物了,财务也都自由了,还赚这点小钱干什么?”
你们猜他怎么回答我,他说“我深入的去玩这个,包括我自己也买了很多,其目的是为了深入的了解拼多多的一些业务,未来合适时机要重仓拼多多的股票”。
听完他这么讲我就明白了,人家大佬为了买拼多多的股票都如此下功夫、费精力的来研究和琢磨,看来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成为大佬的原因啊,佩服之极。
另外,最近身边的一堆淘客朋友,还有一些电商行业的从业者们,包括京东、唯品会、阿里的的朋友们都在问我:“老胡,我看你最近都在疯狂的玩这个群买买,这个产品到底有多神奇,背后到底有哪些逻辑,我们表面上看和其他的社交电商没什么区别呀,能不能详细讲讲?”
随着问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不可能每个都单独来解答下,另外最近咱们淘客公园里有很多的圈友也在跟着我们一起在玩这个群买买,所以我就专门安排时间来写一篇我对群买买的解析看法。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清楚的了解这个项目对于拼多多的战略意义和背后逻辑,感兴趣和有条件的可以更早的抓住红利期和窗口期入场去玩。
当然本文中有一些观点是我和拼多多官方的人沟通后了解到的,还有一些是我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大家如果看完后,有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下面咱们正式开始讲。
二、拼多多为什么要做品牌货这件事?
拼多多自从2015年8月成立以来,至今已有近6年的时间,短短几年借助微信生态快速崛起,现在的拼多多日活用户位居第一、日订单数位居第一,年度活跃买家位居第一,到目前已经拥有8.24亿年度活跃买家,超越了阿里,成为了最大的电商购物平台。
虽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是拼多多给所有国民的印象仍然是低端、LOW逼、假货横行的标签非常严重,至今仍然有很多主流人群不愿意通过拼多多购物。
所以从2019年开始,拼多多上线了“百亿补贴”,想逐步提升在用户心中品牌商品的购买心智,做品牌上行,这和前些年淘宝为什么要做天猫商城的逻辑一模一样。
当年淘宝已经变成了国内第一大购物平台,但是也和今天的拼多多一样,面临产品低端、LOW逼、假货横行这些严峻挑战,所以2008年开始马云就在琢磨并筹备组建了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 做品牌货,让消费者买的更放心,同时挖了著名电商人,原当当网COO黄若来做天猫商城的创始总经理(花名黄药师)。
只不过黄药师呆了没多久就离职了,后面是逍遥子临危受命接了天猫CEO的位置,在此之前逍遥子的职位是淘宝网的CFO。
2008年接手天猫以后,在他带领下,淘宝商城高速发展,成为阿里集团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因为天猫的成功整个阿里的电商业务也开始扭亏为盈,可谓大功一件。
而逍遥子当年为了把天猫做起来,发明了至今都还存在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通过双11这一招将天猫打造成全球最大的B2C平台之一,也是由于这样的突出成绩,后面他才担任了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合伙人等这个阿里集团重要的掌门人角色。
上面穿插了一段天猫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拼多多做品牌上行这件事战略意义,下面我们接着接续来讲正题。
其实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拼多多的今天就是2008年的淘宝,大家这么理解就可以了,做品牌化消费上行这条路不论是从消费者端考虑,还是从拼多多本身的战略发展和盈利角度考虑都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要做的。
于是这两年做了很多的努力,上了百亿补贴,从最开始补贴iphone手机、茅台酒、戴森吹风机等,甚至还搞了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补贴,经过了近2年的发展,2020年百亿补贴的GMV大约占到拼多多整体大盘的8%多点,约1400亿。
百亿补贴这个利器虽然看起来很猛、很有效,但是也只是仅限于在标品、大单品,是非常适合百亿补贴的。但是,一旦到了服装、鞋包、户外、家装家居等非标品类,百亿补贴就不那么奏效了。
这些非标品类的单SKU的转化率是很低的,消费者往往需要逛1、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断添加到购物车,反复比较,最终决定买哪几个,因为非标品的成本很难去衡量,不像标品那样容易对比,所以在这些品类上就算加补贴效果也并不明显。
为什么拼多多做品牌一定要做品牌非标呢?
在天猫体系内,服装鞋包及户外,大概占到接近1/4的体量,还有27-28%的YOY(年化增长率),家装家居也接近20%,美妆个护的体量小一点,差不多8%,但增速非常快,YOY差不多有50%(这些数据是我引用朋友文章里的,不一定准,可以参考)。
非标类目,一直是阿里的大粮仓和摇钱树,当年京东意气风发,为了拿下服装类目,老板娘都搬出来宣传了,但一直也没拿到什么结果。
所以大家要知道非标类目,体量不仅庞大,营销费用占比也大,只有这个做起来才能给平台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收入和长远的市场发展空间呀。
你想想那些标品和大件单品数码3C啥的,价格那么的透明,哪有什么利润可言呢,再说这些品类也都是京东自营的强项,其他家甚至包括天猫这么多年一直都没啥机会切入的呀。
还有一点那就是当下面临拼多多的冲击,阿里推出了淘特(淘宝特价版)用来抵御拼多多的进攻,而拼多多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重点做用户上行,逐步把运营重心从下沉和平价购物市场往中高端品牌方向去拓展,说白了就是进攻天猫的核心品类,品牌非标这块大市场。
其实这件事情很早以前拼多多就想干了,从百亿补贴开始就是这样的计划,只不过前些年一直没做起来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阿里对品牌商家的话语权和管控实在太严格了,直接来个二选一,所以很多品牌卖家都不敢放弃天猫这个大市场去拼多多和京东,只能死守天猫。
为什么今年可以干了,而且要大力的去干,这事说起来大家都知道。
就在今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认定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且自2015年以来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推行“二选一”,根据反垄断法,决定对阿里巴巴处以182.28亿元人民币罚款。
所以就是这次市场监管总局的出手,对阿里来说基本可以放弃掉那个最牛的打击竞对的强有力手段“二选一”了,而当下这个时候也正好是拼多多和京东进军品牌非标市场的最好机会,那么这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了拼多多和京东肯定是要抓住的了,据说京东这边已经一大堆品牌在等着排队入驻了,想想天猫的压力可真不小啊。
总结一下,拼多多干品牌这件事,尤其是非标品牌,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不一定对):
1、 不能一直卖便宜货,搞下沉平价市场,必须要提升拼多多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牌商品消费定位,往中高端方向走,因为农业和品牌这是拼多多接下来的发展战略;
2、 只有品牌这件事做成了,拼多多才有可能实现盈利(参考淘宝的发展过程),只有盈利了才有市值会进一步增加,也才有更大的未来,淘宝曾经走过的路拼多多也会跟着继续再走一遍;
3、阿里在用淘特(淘宝特价版)抵御和进攻拼多多,那么拼多多必须要拼尽全力从天猫手中抢商家和用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直接进攻阿里的核心领域天猫,强力攻击对方的大粮仓和摇钱树。
三、拼多多为什么要做群买买?
上面讲了那么多拼多多为什么要做品牌,尤其是品牌非标这件事情。接下里我再讲下为什么还要单独做个群买买小程序,而不是直接在拼多多APP上干。
首先在拼多多APP内,虽然百亿补贴搞了好久了,但是用户的购物心智一下很难转移,除了那些3C数码的标准品,对于非标品,尤其是衣服鞋包这些产品,用户还是不怎么买单的。
其次就是公开破价的问题,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在品牌商如果在拼多多APP上公开破价销售,这对品牌商来说挑战很大,因为大部分品牌是不愿意长时间、公开破价的,一旦长期公开破价最大的挑战是对品牌们的其他渠道销售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咱们做淘客的都知道,天猫商家为什么要给我们淘客开隐藏优惠券和高佣金,其实本质也就是为了做渠道促销,又不想去做公开破价呗,所以淘客和群买买这两者的底层逻辑一模一样。
再有拼多多这家公司一直比较崇尚在微信生态内花最少的钱(甚至是不花钱),能搞到最多的流量,那到底怎么搞流量?
拼多多一直用的很爽的一招就是拼团和砍价的社交裂变模式,绝大部分的人都体验过,这招的威力有多强啊,短短几年把拼多多干成了最大的电商购物平台。但是这招对于产业带的平价货品是可以的,而对于品牌商品来说在公开用这种套路就不合适了。
另外今天用户红利消失了,再也不能像淘宝和天猫当年起来的那样去疯狂投广告来启动。既然广告这条路行不通,那就采用已经非常成熟的社交裂变模式呗,看看这招又是免费的(我给拼多多竖个大拇指),直接把买流量的市场营销费用投入到产品和推手补贴中去不是更香麽,用户买的便宜,推手们不仅转化率高而且赚的还多,这种策略也是我比较欣赏的(再次竖个大拇指)。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拼多多单独推出了这个群买买,而且采用的是社交电商的分销运营机制,以微信小程序为核心载体做品牌商品特卖,再通过社交代理私域运营机制进行社会化大分销,这完全就是一个唯品会+天猫+淘客+社会化大分销的综**呀,不得不佩服。
既然是社会化大分销机制,直白点说那就是在熟人关系里,做品牌货特卖,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个就是基于个人的信任度推荐,卖货的转化率是相当高,基本发点什么,就能成交几单,比较好卖。
前段时间我自己在朋友圈卖了下阿玛尼的女士手表,没想到一下卖出了1.6万的GMV,我获得了4200+的佣金和补贴收益,真是让我既震惊、又兴奋,我居然能带货?就是这次小测试,让我对这个产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研究了,也才会有今天这篇文章。
另外一个就是在私域环境中,尤其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进行传播,采用限时特价的形式来售卖,又是非公开破价,品牌们的接受度相对会高很多。
所以我个人感觉拼多多高层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才为什么会单独推出并且大力发展“群买买”这个产品的根本原因所在。
四、群买买和市场上的其他社交电商有什么不同?
接下来我在来讲讲,群买买和市面上的其他社交电商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为什么会看好这个产品。这个问题也是这几天我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所以在这一章节我会花大量的篇幅来详细解析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下市面上的社交电商都有哪些分类,我个人分为两大类吧。
1、 以自营卖货为核心的算一类,比如云集、贝店、环球捕手、好衣库、爱库存、运货优选、淘小铺等等一大堆;
2、 以淘客社交代理业务逻辑为核心的也算一类,比如花生日记、蜜源、好省、美逛、粉象生活、高佣联盟、芬香等等也是一大堆,我自己之前创业做的兔子优选也在这一类;
群买买从表面上看和上面我提到的云集们很像很像,甚至你根本都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这里面的区别非常大,先简单说下最主要的2个区别分别是:
1、 群买买的背后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项目,也是这个团队在负责群买买的运营发展,这个补贴力度是其他社交电商平台无法跟随的,真的是直接被碾压;
2、 群买买还有个最牛逼的点,也就是这个点导致了云集们很难与其竞争,这个点到底是啥呢?
那就是通过群买买售出的商品,其销量和评价都会被1:1计入拼多多官网的销售权重,我这么讲干过淘客的朋友都知道吧,如果没干过的可能还不能理解,所以我在给大家普及下相关业务逻辑。
在我们淘客领域,天猫的商家为什么会在淘客渠道用隐藏优惠券和高佣金做特卖?甚至是亏本特卖?
我在过往的文章里无数次提过,因为商家是把淘客作为一个“合法化刷单”的渠道,通过淘客渠道的亏损产生大规模的销售,然后获得淘内搜索加权,这样就可以提升在淘内的搜索排名,通过排名的提升获取淘内的免费流量和参加天猫相关的官方活动,然后在实现赚钱,这是天猫商家为什么在淘客渠道做推广的底层逻辑。
那么同理,群买买这边也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比淘客的能力更牛逼,淘客渠道带去的销售和评价到底对淘内的搜索加权有多少的权重,这个问题到今天都是一个秘密,因为这是淘内搜索的核心算法,属于黑盒逻辑,我们外人甚至阿里内部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群买买这边产生的销售对拼多多站内的销量加权可是1:1的,也就是说品牌商家通过群买买售出的商品,其销量和评价等跟商家在拼多多站内售出的一模一样,这样品牌商们就可以免费获得拼多多站内的搜索加权和相关推荐加权,也相当于获得了主站的免费流量扶持。
一定要记住这点相当重要、相当重要、相当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不为过,为什么重要?
因为这样商家就有在群买买渠道亏损的动力存在,这点和天猫商家愿意在淘客渠道亏损的逻辑一模一样呀,商家愿意亏损给低价,给高佣,淘客就容易推产品,转化率就高,收入也就高。
所以基于这样的逻辑你在看云集们,商家在云集等社交电商那里卖货,主要还是为了赚钱,少赚点钱可以,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亏本卖。
因为亏本卖没有任何意义,商家在这些渠道卖货就是要利润和清仓尾货赚钱。这些社交电商平台的背后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网购平台可以给商家更多的公域流量扶持和流量杠杆倾斜,商家只能靠单次的卖货盈利。
那么在这样的逻辑下,商家就愿意在群买买这边亏损卖,因为亏损卖了以后,商家可以获得在拼多多主站的销售权重,能获得这个超级网购平台的公域流量扶持呀,这才是根本的。
一方面商家愿意在群买买上面亏本卖,另外一方面拼多多官方还给这些产品进行百亿补贴。
所以在这两种能力的加持下,你说群买买的商品是不是会非常有竞争力,货品是不是会比较容易卖,容易卖这些代理们赚钱是不是就会比较容易呢。
所以我说这个点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基于此逻辑,没有这个逻辑的话群买买也就和云集、爱库存、好衣库、运货优选、淘小铺等普通的社交电商平台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不值得我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不妨先做个大胆预测,接下来2年内,群买买一定会把当前市面上的其他社交电商打的满地找牙。因为他们根本都不在一个维度上竞争,对于那些云集等社交电商们来说,群买买这就是降维打击啊,大家看到这里基本能明白了吧,这也才是我为什么看好和参与其中跟他们合作的原因。
至于群买买和那些以淘客社交代理业务为核心的社交电商们对比,我就不去对比了,因为区别非常大,也没什么可比性,毕竟我自己也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不过还是简单说几句,当前的淘客社交代理APP们主要还是给淘宝导流,是依存于淘系这个大生态之上的,淘系电商发展的好,我们淘客的日子就好过,淘系电商发展的不好,我们就难过,这个大家可以看下我在6月份写的那篇文章淘客们今年真的不容易!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大概感受到了当下的淘客情况到底怎样,非常艰难很是不易,我想这点不多说大多数从业者都会感觉到。
当然还有个问题,那就是群买买在微信生态内可以畅通无阻,直接扫码就能无缝闭环购买,而咱们淘客的淘口令还经常容易被屏蔽,发多了还容易被封号、封群。
复制打开手淘后在二次跳转,这个对用户来说也体验非常不好,流失率相当大,在互联网产品中每增加一个跳转,就会带来大量的流失,这个不多说大家干过互联网的都能明白。
前些年其他平台没起来,阿里一家独大,商家在淘客渠道的的营销预算还比较多,也比较重视,我们这样干是没问题的,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了,还是建议看看我上一篇文章淘客们今年真的不容易!
另外我在重点补充下,这个也是最近很多人在和讨论的话题。
有人说这个群买买是拼多多推出的社交电商也并没什么了不起啊,之前阿里巴巴不也推出过淘小铺麽,也爆火过一段时间,最后淘小铺这种背靠阿里大平台不也还是没做起来呀。
这个问题提的蛮好,当然也非常有意思,我有必要专门给大家解答下这个问题。
淘小铺当时只是阿里巴巴看到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甚至看到云集模式居然做上市了,所以就成立了这个淘小铺来做这个社交电商方向的测试,在我看来这就是阿里做的测试,仅仅是一次测试而已,当然也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曾教授说的S2B2C的理论,这套理论本身我是高度认可的。
同时淘小铺卖的都是产业带的货,并不是群买买这种品牌特卖,在阿里体系内这种品牌特卖都是聚划算和天猫的业务,淘小铺不可能再去搅局这块业务的。
另外商家参与淘小铺也没有淘宝站内的淘客加权逻辑存在,更没有群买买这种可以和拼多多主站1:1加权的比重,所以到后面淘小铺就没做起来就是一个非常能容易理解的问题了。
其实说白了淘小铺在阿里内的战略定位是测试,这和群买买在拼多多内的战略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级别,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命运的截然不同,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五、当下时机为什么淘客转型群买买这个项目会适合?
在这一章节里,我在讲下,为什么群买买这个项目当下比较适合我们淘客转型去做。
现如今毫无疑问,流量都集中在微信和抖音里,微信日活超过10亿,抖音日活超过7亿,微信是短图文+通讯社交(短视频和直播还在培养中),抖音是短视频+直播,我们现在普通人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这两个超级APP占据着,一个微信可以说等于整个互联网都毫不为过,而抖音也有这样的发展趋势。
但是我们淘客如果要转型的话,我建议还是围绕微信生态来弄会比较容易,因为微信的用户群足够多,生态也成熟,我们在微信里干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套运营逻辑,从淘客转型做社交电商的分销虽然也是个新领域,但是这个新领域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在的,并不是那么完全的陌生。
但是直接转型干抖音这对我们淘客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虽然我们自己刷刷抖音消磨下时间没问题,但是真要下场干内容这挑战可不是一般的大,另外抖音电商这边的变化相当快,我们突然进去是很难适应的。
尽管有一些淘客开始转型往抖音生态走了,但是据我了解能规模化赚钱和真正能跑出来的还是凤毛麟角,比如最近很火的抖音返利,抖音直播分销等,我觉得到底能不能跑出来,还需要观察,因为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和我们过往淘客的逻辑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淘客都是很聪明也是对流量极为敏感的一波人,尤其在当下的时刻,如果要转型选择项目至关重要,市面上的各种商业模式那么多,如何去选择呢,因为一旦选择错误,我们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耗费进去,最后如果啥结果也没拿到,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说选择大于努力也是这个道理。
我不能说群买买这个项目一定都适合我们所有的淘客去做,但是对于做社群的、做代理的,手上有用户资源的淘客是完全可以转型考虑的,这个比我们去做抖音和快手都要相对靠谱一些,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能不能听的进去还是看大家自己的判断。
另外个我在讲下时机问题,从2013年的微商代理模式开始到2016年开始各种社交电商在国内开始萌芽、发展壮大,比如云集就在这个时间窗口期内成长起来的。
然后从2018年开始各种以淘客业务为核心的社交电商们也同步崛起了,经历了近6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已经培养和培育了无数的团队长参与到这种社会化大分销中来,同时对这个行业的人才也贡献了很多。
总的来说市场教育差不多了,前些年很像是各种军阀的江湖混战,来来回回,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而今天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站出来承接这个市场,一统社交电商江湖,从这个角度来看,群买买是很有机会充当起这个角色的,因为对于拼多多这种头部巨头企业儿来说,他们考虑的是我如何抢到制高点,终结这场战争,所以当下这个时间窗口期很不错。
学过梁宁老师增长思维三十讲的都知道,在她的第三讲当中特别讲到了“头部玩家:终结一场战争”。这里我也可以带大家在回顾下她这一讲的核心内容,这里我摘选一段出来。
她说草莽创业的特点是看到机会先冲再说,也许能把南墙撞破呢,而腰部企业的特点是,在一个系统生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主动投入,构建价值增量,从而扎下根来。
那能成为产业龙头的头部企业有什么不一样?她的定义是:终结一场战争。
今天的社交电商局面和当年的团购大战非常像,回头再看从2009年持续到2014年的团购网站千团大战,还真挺有意思的。因为千团大战里,草莽、腰部、头部这三类企业同场竞技,你能从中看到三种企业的差别。
千团大战,1000个团购公司的竞争。当我们聊到这件事,关注的焦点其实只有最后的10家头部公司,它们打到了最后,参与最后的收官之战。美团、点评、糯米、拉手、窝窝团、聚美……就这些。
剩下的还有990家是什么企业?我研究过,估计你也能想到,900多家其实都是草莽创业。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兄弟,下载了一个公开系统,把一个团购网站搭起来,然后就找商家。谈了几单生意,挣了几单差价,有的赚了点小钱,有的赔了点小钱。
草莽创业的生就是这么容易,有个机会,就冒出来一片。死线呢,也很容易触及,突然规模比自己大得多的对手来了,资源被锁死了,这件事就做不下去了。就好像是秋草遭遇寒风,一夜间枯死一片。接着一转身,再去其他门槛不高的地方找机会,比如开餐馆儿、O2O……
除了这种一岁一枯荣的草莽团队,这场大战里,还有将近100个企业,在当时的团购市场达到了腰部企业的规模。
腰部企业的状态呢?它们也认为自己占到了一个生态位,比如说我是西安这个城市的第一名;再比如我同时在青岛和济宁开站,有的公司也达到了100人以上的规模,有的还拿到了一些融资。大家也都有计划,明年增长30%,后年再增长20%。
但是当头部这几家企业,发起了千团大战的终结战时,这些腰部企业所做的发展设想,甚至生存努力就都没有用了。
这样的战役,过去5年,我们看到了无数,打车、O2O、直播等等。
非常短的时间,头部企业冲出风口,成为独角兽。而大量的腰部和草莽,则默默地消失。
腰部企业和头部企业的差别是什么?腰部企业其实只是想找个生态位,精耕细作地活下来。头部企业考虑的是,我如何抢到制高点,终结这场战争。
大家的动机不一样,作战地图不一样,因此对资源的配置也准备得不一样,入局的打法更不一样。
以腰部企业习惯的精耕细作来看,头部企业为了终结战争的打法属于资源浪费,是它们无论如何不能认同也不会效仿的做法。而曾经打过大决战的头部企业却明白,也许这样做确实浪费了资源,但是为了拿下整个战场,非如此不可。
怎么衡量谁是头部,什么是通用的制高点呢?至少用户心智一定通用的制高点,能占领用户心智的那家,能成为品类代言人的那家,一定是这个行业的头部玩家。
今天的社交电商局面和当年的团购网站局面真的非常像,像拼多多这种巨头携带海量资源,平台流量杠杆+百亿补贴进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抢占制高点,拥有终结这场社交电商大混战的能力。
一个产业的周期从开始启动,到草莽涌现万物并作,接着进入产业成熟,最后顶层整合。在世界范围内,最后的产业整合阶段,产业收官、头部对决,这种大会战都一直是这样的进行着。
如果群买买最终杀出来并取的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那么拼多多的股价大家在合适的时间点真的是值得去提前布局购买的,对于我们淘客来说当下入局群买买就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这场战争刚刚开始启动,未来2年才是最大的窗口期和红利期,面在打仗的时候我们做其中的点就有机会,加入其中永远比隔岸观火可能会更好。
六、阿里和京东能不能也做个群买买出来?
前面讲了那么多,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接下来我们在讲讲如果阿里和京东也要来做一个类似群买买的产品,他们会有机会嘛?
因为从平台能力、供应链能力、流量能力、团队能力、资金能力等很多个方面看,阿里和京东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比拼多多要强不少。
那我们先说说京东,京东最大的问题是他虽然是电商平台,但是个以自营体系为主的电商平台,自营产品的比重永远比第三方要强,所以商家在京东就没有在天猫和淘宝这样的亏损逻辑存在。
商家在淘系平台通过淘客渠道做营销的逻辑我阐述过无数次,那就是为了通过淘客渠道获取大量的销售和评价以后,能够有机会获得淘系站内的搜索权重提升,从而获取免费的淘内流量资源。
但是商家在京东体系内,这套逻辑就不存在,因为他们不论怎么亏损怎么做销量和评价,京东搜索的结果页,排名靠前的永远就是自营的商品。
所以从这个逻辑看,群买买这种产品只能是阿里和拼多多这种纯平台类电商(没有自营产品)才能干的事情,那么这样讲的话阿里来干是不是可以的呢?
阿里来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阿里现在属于穿鞋的,天猫是巨大的粮仓和利润源,如果阿里自己下场做一个群买买这种产品,也一样做品牌特卖,也一样通过微信内的社交代理分销的逻辑去卖,那么会对阿里现在的直通车、钻展等主力营收业务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商家都通过站外渠道去推广了,而且也能获得和站内搜索排名1:1的权重,这对阿里可不仅仅是营收的影响,最关键的是阿里自身不愿意沦落为一个货架电商啊,阿里这么多年要做的一直是网购的入口,做货架怎么可能呢,他们是不甘心的。
如果阿里真的愿意做货架,那么之前的“丝路计划”就应该有站内加权的逻辑才对,只要加上站内加权的逻辑,哪怕不是1:1,这个“丝路计划”都是可以做起来的。
还不了解这个丝路计划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淘宝联盟的神秘项目“丝路计划“到底是什么?
再来回到拼多多,既然阿里不愿意沦为货架电商,难道群买买愿意沦落为货架?
其实阿里如果做了“丝路计划”沦为货架电商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淘宝和天猫在微信内是被屏蔽的,如果阿里要进军微信领域,只能是从底层开放这些商品库和一系列的中间能力,然后让各个第三方去微信里搭建小程序商城去卖。
而这些第三方如果有阿里的供应链支持、底层技术接口支持、资金支持,甚至还有站内的加权逻辑支持,做起来分分钟的事情,但是这样做起来以后,这些平台肯定是要自己去接触供应链,做自营卖货的,反过来又成为了阿里的竞争对手。
对于阿里来说不仅沦为货架,还影响自身的直通车和广告收益,同时还可能培养出一批新的竞争对手来,怎么算都不划算啊。目前我还没有想出什么理由他们必须下场搞,也许未来面对群买买的疯狂进攻,阿里可能会出台一些新的针对性破局计划,当然这个就是逍遥子和蒋凡这个层面的人去考虑的了。
群买买之所以不会沦落为货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微信内可以闭环,可以畅通无阻,不需要像“丝路计划”一样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去接入售卖,所有的用户都在群买买上购买,他仍然是一个对用户具有掌控能力的购物平台。
我这么讲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
七、个人给群买买的几点建议
最后我还是想给拼多多和群买买的运营团队提几个小建议,兼听则明吧。
虽然当前群买买看起来是一手好牌 ,但是千万不能打烂了,因为这种大机会一旦错过未来真的是非常可惜,在实际运营中不仅要大胆前进,也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 既然是通过社交代理体系进行分销和运营,那么关于平台分佣和激励政策这一块一定要长期稳定,不要经常变来变去,更加不要去做一些没有格局的的小动作。
我知道以前部分社交电商经常这样干,最后都是自己干死自己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他们自己干死了A,又创建了B平台,干死了B,又干了个C,这样是不可持续,也没有未来的。
同时对整个旗下的代理团队长和合作伙伴也会很没有安全感,会弄的人心惶惶,毕竟这和社交淘客的逻辑不一样,淘客代理APP用户在淘宝拿返利的工具属性占比最高,黏性主要靠淘宝,而社交电商还是要靠旗下团队长真正的来带货;
所以希望平台在未来和各个推广合作伙伴之间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社交电商平台和旗下团队长之间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赋能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要尽最大的努力,确保平台上的商品都是正品大牌,客服及售后服务保障一定要跟上,更加不能出现所谓假货之类的东西,否则这都是基于社交信任推荐的,会非常伤人脉,搞过一次假货基本上可以损失一大批代理团队长了,平台的口碑也会做得很烂,而口碑决定一切;
3、 多吸引和增加一些电商领域的精英加入,保持2-3年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决心,真的能够用头部企业结束战争的姿势来发展群买买,很多时候为了拿下整个战场,平台补贴可以持续加大、加强,就算有些打法属于资源浪费也还是要去投入的。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如果有幸被拼多多和群买买管理人员看到,希望能做个小参考。我相信只要拼多多管理层战略耐心和战略决心够,团队兵强马壮不轻易犯原则性错误,加上所有社交分销团队长的努力,用不了多久群买买一定可以占领很大的市场份额,也许能够达到拼多多的战略预期。
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吧,全文有1.2万字,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已经熬了好几个晚上,真的是累惨了,这几天还搞感冒了流鼻涕中,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群买买这个产品。
本文为@老胡地盘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