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我自己的一点总结,适合刚开始做app运营的同学入门,如果不幸没人带的时候,发版前后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运营大神就看看小标题,帮忙补充补充吧。
一、当App是全新产品时,运营需要尽早介入
常常听同行们说到有些产品汪,做产品功能或者什么改动时,运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甚至比用户还知道的晚,我自己也碰到过。
可以抱怨,但是并没什么卵用,如果碰到这种信息同步不顺畅的团队,那么运营自己就主动一点吧,毕竟最后数据做不好背锅的多半都是运营。
1.了解产品的目的和目标用户,自己心中有数,过滤十分不靠谱的想法
只要不是头脑一热做的产品,一般老板or产品经理对其都是有所期待的,即“想象中的样子”。
很多时候,运营会觉得决策人的想法不靠谱,我刚开始做运营的时候曾经跟boss争的脸红脖子粗,现在想想也是傻,一来碰到小气的boss是坑了自己,二来boss也许真的能看到你看不到的地方,何不相信同伴的判断。
But,非常明显的好高骛远是要杜绝的,否则就是给运营自己挖坑。
例如说老板告诉这个产品上线就要捞到N多万用户,刷爆朋友圈,病毒传播什么的,以及产品调性寄希望小清新,又希望有内涵,还希望欢乐没节操,我觉得可以直白的说臣妾做不到。。。who can who up。。。
2.当决策人对上面那个问题不确定时,了解是否需要做需求调查、市场调查
我曾经经历过一个“安卓锁屏软件”,当时在确定目标人群时,boss们有些不确定,但是又觉得占领手机入口非常重要,是个战略级产品。
因此当时我们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调查,通过了公司的校园地推渠道去到一些高校,用各种办法回收了两百分左右的问卷;然后又通过对园区食堂的厨师、保安、保洁、超市收银小妹等文化水平低一些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我们“想象”的可能会是目标人群的学生、年轻打工者中各挑选了十几个用户进行深度访谈。
后来竟得到一个令我们惊讶的发现:文化水平较低、年纪较轻的人群,对安卓手机锁屏无需求,觉得锁屏太麻烦,锁屏上还有内容太重,并且大部分认为锁屏是手机出厂设置,不知道可以更改设置。因此后来我们放弃了这部分人群。
3.发版时间和发版节奏,准备素材
- 发版时间:这个很重要,遇到那种上线日期一拖再拖的也是醉了。发版时间关系到推广起始时间,推广的噱头选择,运营的活动策划等。
- 发版节奏:小范围体验?灰度?正式上线?小范围推广?大范围推广?每一种不同的节奏,运营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例如小范围体验是否要招募50个天使用户?灰度版本是否要选择一两个流量适中的渠道灰度上线?
- 素材准备:外投广告素材,应用商店截图等素材,活动页面准备,公关软文撰写,其他各种文案准备。
4.接下来1-2个版本迭代的重要内容
我个人觉得做产品很忌反复改方向,至少这个季度是应该知道下个季度的产品方向的。
如果三天两头的换方向,变重点,会浪费大量的开发、运营精力,也不利于运营的提早准备,准备越充分,能达到的效果就越好。
但是实际上,在很多创业公司和中小型公司,有时候一个功能上线了,然而领导已经决定这个产品要大改版了。
5.运营相关工作梳理分类,让自己熟能生巧效率更高,让老板知道你为版本付出了什么
这是运营团队自己的事情,一般全新的产品没有完善的运营团队,可能就是1-2个人撑起来,所以工作会及其的琐碎零散。
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天天忙成狗,但是没有整理总结和汇报,到了年底加薪升职时,领导说你貌似没什么功绩。。。(因为大部分产品都会表现平庸,能赶上一日千里的产品也是蛮难的。。。)
二、当App是成熟产品时,运营会轻松一些,但是也会失去更多自由
成熟产品已经运营了有很长一段事件,运营们也早就摸索出了一套发版的流程、和其他团队配合的方式、需要格外注意的坑洼等,新人来了按部就班即可,做的特别完善的成熟产品甚至有归档好的各种文档供新人快速上手。
But,硬币的另外一面就是:你想创新不容易,每当你想做一些什么不符合“规矩”的事儿,就会有小伙伴告诉你“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做的”、“这个我们早就提过了,没办法”等等。
1.了解本次发版的重大更新内容
便于提前应对用户反馈;
- 便于活动配合
- 便于明确运营的工作重心
2.提前确认是否需要运营活动配合
活动配合需提前准备:
- 如果是撸帖子这种文本类活动,分分钟搞定;
- 如果是H5页面的活动,视页面上功能而定,一般需要至少2周以上的时间留给视觉、开发和测试;
- 另外还要了解活动的目的,是配合渠道拉新,还是配合承接新用户,拉高日活,提高次留?这个也决定了活动玩法怎么设计。
3.数据埋点,验证方法,判断标准,在发版前就想好版本分析怎么写
提前跟产品经理和老板确认,本次版本希望验证什么功能,验证什么数据。
例如说,某App本次发版新增了一个“好友PK功能”,那么老板肯定希望知道这个功能是否受用户欢迎,用户是怎么使用它的,是否能下判断说这个功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以什么标准。
辣么,请注意几件事:
- 数据打点(没埋点你统计个毛线。。。)
- 验证方法(比对新老版本数据?用户反馈整理?问卷调查?)
- 判断标准(流失率超过多少为失败?行业水平是多少?)
4.用户反馈处理,通常反馈爆发期是发版后的1周内
关于重大更新的F&Q可以提前准备,尤其当发版后第1周用户反馈暴涨的时候,尤其有用;如果是大公司有专门客服团队的,需要对客服进行一定的培训,至少他们要知道这是个啥功能,回答不了用户时应该转给谁。
5.版本分析报告
这个是在发版之后啦,我们一般会在1周以后开始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
就是客观数据,数据能够丰富到什么程度,能支持到什么结论,就看你前期埋点的详细程度,以及前期验证方法的制定。
就是我前面说的,发版前就想好怎么写,否则到写的时候才发现缺数据,就悲了个剧。
(2)定性分析
一般是用户反馈,有些会加上一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用户反馈如何整理,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用户是片面的迷茫的,但也是最真实的最根本的,所以需要两面去看待,好的用户反馈整理是提炼是思考,不是搬运工,可以帮到产品决策下一步乃至下个阶段的走向。
问卷调查的话,以后我再写吧。
- 全新的产品一般比较难形成这样的版本分析报告:
- 因为新产品的定位可能不太明确,可能会变更
- 用户量少啊,样本量太少不具备参考价值;
现在都讲究个快,很多时候新产品会带着很多缺憾上线的,你试想一下,你宣传中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妙龄少女,由于资源紧张时间短缺,最后给用户的是个皮肤粗糙头发凌乱的挫女,然后你问用户觉得如何。。你希望用户怎么说呢。。完全体比较好评判,幼年体不太好说啊。
6.了解产品接下来1-2个迭代的重要内容
还是提前量的问题,有些重大的功能上线前,运营需要花很长时间准备;尤其全新产品,甚至要从招募体验用户开始,冷启动很艰辛,选择什么渠道,要多少量都要早点说清楚。
作者:啤酒泡沫
链接:
本文由 @啤酒泡沫 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文为@运营喵原创,运营喵专栏作者。